精忠报国杂志电子版

2024-09-13 星期五

栏目6:健康体育

下一版

上一版

精忠报国杂志电子版 汇聚国内热点新闻内容

下载

业界热议创新药:推动医药创新 服务人民健康

2020-03-13 21:42:22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董童)3月11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活动”在京举行。当日,与会嘉宾在“推动医药创新 服务人民健康”主题论坛上为保险如何精准发力助力脱贫攻坚出谋划策。与会嘉宾认为,我国要从医药大国变成医药强国,推动药品创新刻不容缓。医药创新的重点在于研发出安全有效的新药,在解决患者用药需求同时,要让患者用得起药。同时,药企要产生实际效果还需全社会集中力量来支持。另外,我国肿瘤药物研发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应有相关政策支持抗癌新药研发。“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已经连续举办四届。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杰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昕,西比曼生物集团CEO刘必佐,北京杰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谢朝斌,深圳市长卿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滨燕参加了本次圆桌论坛。

药品创新有差距 应出台政策加以扶持

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问题息息相关。近年来,创新热潮在药物研发领域涌现,国产新药频频获批上市,2018年就有9款创新药陆续上市。国家对于药品创新也更加重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为我国创新药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助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杰孚表示,我国要从医药大国变成医药强国,推动药品创新刻不容缓。他指出,从临床上看,在一些大医院、三甲医院,药品绝大多数依靠进口,新药器械跟国外差距非常大。对于我国在新药创新、审批、医保、进医院等方面不够重视的问题,杨杰孚建议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生产;保证创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大临床实验的力度;国家审批也应为本土药物“开绿灯”,尤其是急需药品要做好专利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此外,杨杰孚还认为,对于疗效确定的本土创新药物进入医院,国家应有一定政策倾斜,让创新药及时纳入医保,保障百姓能早日使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表示,我国肿瘤药物研发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应有相关政策支持抗癌新药研发,并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石远凯指出,“2018年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加速药品审评审批,减少中间环节,促进药品尽快从一个临床研究阶段的样品,转化成能给病人治病的临床应用的药品,进步非常显著。随着我国医疗领域不断改进,持续推动和鼓励创新,未来一系列政策也将不断完善,会激励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这个领域,为中国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国们的生物医药产业必须发展起来,用药安全、用药可及性还有支付能力的可承受性,才会得到根本改变。

新药研发是系统工程 药品创新可满足患者需求

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昕提出,医药创新重点在于研发出安全有效的新药,能解决患者用药需求。同时,药物创新还需要解决可负担性的问题,让患者用得起药。

张昕表示,药物的真正创新是要领先于世界水平,真正安全有效地使用在患者身上。他认为,创新和患者的可负担性两者不能分开,在药物创新的同时也要考虑患者的可负担性及研发成本,要让病人看得起病,用得起药。与此同时,也要考虑企业方面的资金和盈利问题,企业也需要获得一定的利润,这样才能够有资金用到再次的新药研发上。此外,目前我国医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着某些领域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未来要解决资源过剩问题,充分考虑资源平衡性,才能更好的利用资源用于研发和创新。

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CEO刘必佐表示,生物细胞治疗面临巨大机会。近年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对创新药的监管,一直在不断完善,比如将细胞治疗从医疗技术转变为药品进行管理,按照药品规范要求进行研发注册,审批流程也在加快,这样可以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规范细胞治疗产品的生产过程、统一质量标准,对资本的流入,企业产品的落地以及中国的制药行业加入国际化竞争所需的更规范化的管理都有些很大的促进作用。

刘必佐认为,新药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专利、生产条件规范化、工艺标准化、质量控制统一规范性以及病人售后服务的全链条管理问题,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因此他呼吁,应以药品管理流程为基础,在符合统一监管标准前提下,发挥各方优势,形成一个包含资本、制药企业、医疗机构、监管的良性循环体系,加速新药开发。

深圳市长卿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滨燕也表示,满足百姓需要是医药创新的初心,建立创新体系十分重要。她认为,推动创新药创新,首先是满足老百姓的需要,这是创新药的初心也是最终目的;其次,从源头上开始创新,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举措,可以不被别人替代。

王滨燕提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每一个单项创新的过程都是建立这个体系的一部分,体系建立和形成有又会反作用于单项创新,为单项创新加速。

推动药品创新 需给与“绿色通道”机制和人才培养

北京杰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谢朝斌在表示,中国原创新药的春天已经来临,但是原创新药要产生预期的良好实际效果,还需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和支持。他指出,新药创制是一个周期慢长、投入巨大、风险集中且成功概率较低的探索过程。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他建议,我国应根据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已颁证原创新药市场准入方面给与绿色通道机制,让广大患者尽快用到原创新药、好药。

谈到癌症早防早治问题,谢朝斌认为,应将临床效果好的原创新药尽快纳入重大疾病防治过程。以乙肝为例,我国是乙肝大国,近9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约有2800万乙肝病人,每年新增乙肝报告病例100万左右。乙肝是肝癌产生的第一大原因,我国80%以上肝癌由慢性乙肝转化而来。肝癌的治疗费用非常昂贵,如果原创新药尽快介入到乙肝病早期治疗过程,就可以阻断或者缓解一部分病人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

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表示,人才是创新药的关键,人才培养和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是实现新药长期可持续性创新最好的解决方案。“创新药物实际上最核心的是人才培养和人才创新。”张林琦分析,从人才角度来看,随着新科技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国际性人才、综合性人才。

张林琦还指出,了解新药研发的内在规律非常重要。只有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才能按照需求去布局人才、资源,同时优化系统,开展国内外交流,保证知识产权。他建议,一定要在基础研究上加大投入。新药研发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前、临床研究、监管,再到上市后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每一点都需加强和优化。

张林琦最后强调,研发的新药不仅要安全还要可及,让老百姓买得起。我们不仅要遵循规律,还要加快研发进程,让老百姓尽快享受到高质量的新药和器械服务。

(责编:李栋、孙博洋)


精忠报国杂志社 版权所有
国际标准刊号ISSN2789-0597